7月30日,从市政府新闻办公室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获悉,上半年,我市外贸进出口总值70.2亿元,增速位居全省第七。出口60.2亿元,增速位居全省第六;进口10亿元,增速居全省第六。其中,6月份,我市外贸进出口呈现出强劲的增长态势,进出口总值22亿元,同比增长38.2%,环比增长1.5倍,增速位居全省第二。特别是出口19.5亿元,增长54.1%,环比增长1.7倍,是拉动6月份当月外贸增长的主要因素。
今年上半年,我市一般贸易进出口63.3亿元,在贸易方式方面占主导地位,占同期外贸总值的90.2%;以保税物流方式进出口2.7亿元,增长1.5倍。在企业性质方面,民营企业进出口居首位,民营企业(包括集体、私营企业及个体工商户)进出口55.5亿元,增长0.2%,居各类企业首位,占全市进出口总值的79.1%。
在出口商品方面,机电产品、塑料制品、服装及衣着附件等出口快速增长。上半年,机电产品出口27.8亿元,增长7.3%;塑料制品出口2.5亿元,增长1.3倍;服装及衣着附件出口4.8亿元,增长44.5%。在进口商品方面,农产品、纺织原料进口快速增长,铁矿砂进口量价齐跌。上半年,农产品进口3.2亿元,增长26.6%;纺织原料进口2.9亿元,增长60%。铁矿砂进口4.4亿元、69.1万吨,分别下降12.1%和24.7%。
今年以来,我市外贸发展受到严峻考验, 海关在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的同时,积极发挥职能作用,助力外贸企业快速复工复产。
该关主要负责同志带队选派业务骨干赴各县(市、区)召开政策宣讲座谈会,集中宣讲海关支持企业应对疫情影响促进外贸稳增长的26条具体措施、防疫物资出口政策、跨境电商发展政策等,现场解答地方政府和外贸企业咨询。同时,提升服务效能,建立7X24小时预约通关机制,周末、法定节假日、非工作时间指定专人为有通关需求的企业提供服务,保障进出口货物零障碍通关。今年以来,针对进口疫情防控物资大量进口的情况, 海关开辟绿色通道,设置快速通关窗口,先后保障17批次防疫物资快速通关,包括122万个口罩、9.2万件防护服、482个额温计、1台测序仪,总货值1140万元,有力支持了我市疫情防控工作大局。
海关全面推广进出口“提前申报”、进口“两步申报”便捷通关模式,优化进口铁矿石等大宗商品监管模式,有效压缩进出口货物整体通关时间。据统计,2020年一季度,货物进口、出口整体通关时间分别为47.99小时、3.09小时,较2017年分别压缩71.16%、87.15%,有效降低了外贸企业通关成本,大幅提升了通关速度。
他们还着力提升通关信息化智能化水平。全面推进国际贸易“单一窗口”应用,检验检验业务申报率、报关率、原产地证申报率均实现100%全覆盖。推广新一代税费电子支付系统,应用电子支付、自报自缴、汇总征税、关税保证保险等便捷纳税模式,实现税费秒级缴纳、税单流转全程无纸化。同时,推进减税降费,助力企业降低成本。对符合政策规定的进口捐赠疫情防控物资免征进口关税和进口环节增值税、消费税,对卫健委组织进口直接用于疫情防控的物资免征进口关税。促进出口货物转内销,延长加工贸易内销货物申报纳税时限,企业最迟可在季度结束后15天内向海关申报纳税手续,年底前暂免征收加工贸易货物内销缓税利息。
( 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周林 李博)